蓬江區兩大方案細致描繪“百千萬工程”施工圖,提出四大攻堅行動,加快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圖為蓬江產業園。 劉淑君 攝
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蓬江乘勢而上,畫出新藍圖。
近日,全省縣區黨政正職高質量發展能力培訓暨“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專題培訓班在省委黨校開班,各地級以上市黨委書記、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參加開班式。蓬江區迅速部署落實相關要求,將《中共江門市蓬江區委關于“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行動方案》和《蓬江區“比學趕超 賽龍奪錦”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兩大方案”)從“施工圖”轉化為“實景畫”。
按照“一年開局起步、三年初見成效、五年顯著變化、十年根本改變”的要求,兩大方案聚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鄉鎮聯城帶村、百村共富工程、城鄉融合發展,提出“實體經濟攻堅行動、產城人融合發展攻堅行動、和美鄉村建設攻堅行動、公共服務均衡攻堅行動”四大攻堅行動,20條具體措施,超100項任務清單;同時,設立九個擂臺、首批66個比學趕超項目,彰顯出蓬江區在“百千萬工程”賽場上打擂臺、大比武、創成績的信心和決心。各鎮(街)、各部門也迅速制定行動方案和出臺產業、科技等配套政策,形成了具有蓬江特色的“2+6+N”政策體系,加快推進強縣興鎮帶村和城鄉融合發展,努力實現蓬江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勇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文/江門日報記者 胡晴晴 通訊員 李兆安
聚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實施實體經濟攻堅行動
縣域是區域協調發展的“主戰場”,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
聚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實體經濟攻堅行動。兩大方案提出,著力打好大招商、工業投資、工改村改、營商環境、項目加速落地建設等五大攻堅戰。鞏固提升“3+2”產業集群,打造健康食品、智能家電、超高清顯示等3個500億級產業集群。力爭推動百億級企業超5家、規上工業企業突破800家、上市公司超20家,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實現倍增。構建大招商工作格局,2025年工業投資規模突破200億元,招商引資規模突破600億元。
產業園區是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兩大方案提出,全力落實“園區再造”工程,舉全區之力把大型產業集聚區蓬江片區打造成為“萬畝千億”高水平現代化產業承載大平臺。2023年起各鎮(街)加快推進至少一個投資超10億元的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項目建設。
聚力打造預制菜產業發展新高地,兩大方案提出,要推動蓬江區預制菜產業園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預制菜產業一流園區,形成集生產、加工、展示、觀光于一體的現代化園區。同時,搭建粵港澳大灣區預制菜產業供需交易平臺,打造百億元級預制菜產業強縣、十億元級預制菜生產強鎮和預制菜原材料供應億元村。
針對科技創新、人才培引能力的提升,兩大方案明確,加快蓬江產業園創建省級高新區、珠西創谷打造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到2025年引進、培育國內一流水平科學家團隊2個以上、重點領域領軍人才20個以上,人才總量超15萬人。
聚焦鄉鎮聯城帶村 實施產城人融合發展攻堅行動
鄉鎮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節點,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單元。
聚焦鄉鎮聯城帶村,實施產城人融合發展攻堅行動。兩大方案提出,建強做優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結合各鎮(街)的資源稟賦,集中資源力量培育蓬江特色的經濟大鎮、工業重鎮、商貿強鎮、文旅名鎮。
其中,支持棠下鎮全面實施中心鎮功能提升工程,力爭建設成為縣域副中心、奮進全國百強鎮。荷塘鎮加快推動村級工業園連片改造,打造“荷塘月色”鄉村振興品牌、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協作發展的“東大門”專業鎮。杜阮鎮堅持工業立鎮、舊改活鎮、文旅興鎮,打造產業特點鮮明、文旅品牌影響巨大的專業鎮、特色鎮。環市街道大力發展現代商貿、金融產業、總部經濟,打造全市“兩個文明”協調發展先行示范。潮連街道加快科創平臺建設,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創新活力島。白沙街道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升級建設高水平專業市場,打造文商旅發展示范街區、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
此外,兩大方案還提出,優化美化鎮域高品質人居環境,增強鎮域綜合服務功能,建設改造一批融合地方特色文旅元素的現代化高品質鎮域消費商圈,營造“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綠美城鄉人居環境。
聚焦百村共富工程 實施和美鄉村建設攻堅行動
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聚焦百村共富工程,實施和美鄉村建設攻堅行動。兩大方案提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蓬字號”品牌建設。發揮杜阮涼瓜、五洞牛肉等“一村一品”帶動效應,爭創全國“一村一品”專業村。推動杜阮涼瓜田園綜合體打造現代化智能化種植大棚和種植生態循環展示區,著力將休閑農業產業培育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
為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躍升,兩大方案提出,實施鼓勵村集體或村辦企業投資工業園區廠房、農產品交易市場,盤活農村閑置集體資源等系列舉措,力爭2025年全區55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全部超150萬元,其中50%的村超1000萬元、10%的村超2000萬元,整體實現全市領先。
相比美麗鄉村,和美鄉村強調鄉村塑形與鑄魂并重。兩大方案提出,連線成片打造“僑風濃厚、僑味濃郁、僑韻十足、僑史厚重”的美麗鄉村,爭創“廣東省十大鄉村振興示范帶”“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確保2025年全部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
兩大方案還提出,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加快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縣鎮村創建,力爭至2025年區鎮村三級全部達標。打造一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將荷塘鎮打造成為市級黨建引領基層綜合治理試點。
聚焦城鄉融合發展 實施公共服務均衡攻堅行動
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如何構建縣鎮村三級聯動的發展體系,推動城鄉深度融合?
聚焦城鄉融合發展,實施公共服務均衡攻堅行動。兩大方案從五大方面著手,進一步明確了城鄉融合的“蓬江路徑”,即推進城鄉規劃“一張圖”、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全域文明示范創建、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人才培養改革。
規劃方面,堅持一張圖、一盤棋,一體化做好鄉村布局規劃、村莊建設規劃、農房風貌規劃,實現城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護。
公共服務方面,全力構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力爭鎮(街)中心幼兒園、常住人口規模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100%,每個鎮(街)建有1所以上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醫療方面,推動江門市第二人民醫院達到創建三甲醫院水平,推動荷塘鎮衛生院、杜阮鎮衛生院等鎮(街)衛生院、村(社區)衛生站升級改造。
文明示范創建方面,將構建“15分鐘文明實踐服務圈”。結合本土歷史文化、非遺文化等,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別具特色的網紅地、打卡點,合力構建文旅發展軸線。
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全面落實蓬江—恩平推動江門東西部區域平衡發展對接合作框架協議,聚力推動蓬江、江海、恩平組團協作共建江門水都產業園。做優做強“恩貨進蓬”活動,推介“蓬江—恩平兩天一夜游”旅游線路。持續對口協作廣西崇左市天等縣,深化人才、產業、勞務等幫扶措施。
人才培養改革方面,大力實施“頭雁工程”、城鄉人才“回引聚能”、專家服務團“引智賦能”計劃,帶動各路人才為鄉村振興賦能。